内页 内页

自行车上的黑河自行自如 车载新风

  • 新闻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12-07-16
  • 访问量:7853

市民自发呼吁:请爱护公共自行车。王殿杰摄

市民自发呼吁:请爱护公共自行车。王殿杰摄

市民刷卡取车。本报记者

市民刷卡取车。本报记者 那可摄

文/摄 本报记者 那可

我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交通的日渐发达,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已渐成记忆。而近年来,发端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因其环保、健康、低碳备受追捧。在我国,当城市交通病不断涌现,污染、拥堵日益透支着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热情和信心时,自行车再次驶进城市生活,公共自行车也作为一种新机制,迅速为我国城市所接纳。

扫描我国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状况,在江浙闽粤等省份可谓遍地开花。但在我省,尚属新生事物。而这一新生事物就花开我省黑河,不仅仅开我省风气之先,在整个东北三省也属首例。根据经营公司统计,在该公司参与公共自行车业务的诸多城市中,黑河借还车率最高,可谓是小城新风貌,小城大文明。近日记者走进黑河,探寻公共自行车在黑河成功的关键。

1、翠绿风景 出行新风

7月4日,记者来到了盛夏中的黑河市。走在街上,不时会有翠绿色的自行车从身边闪过。热心的市民告诉记者,这抹“绿色”就是公共自行车。沿着一条马路走,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排排的橙色锁桩,锁桩旁边停放着数量不等的绿色自行车,相当于公共自行车的“车站”,取车还车,只需刷一下卡。就是这样一个清新、简单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一个月以来正在“颠覆”着黑河人的出行观念。

记者在市中心的中龙市场站蹲点。半小时内,取车还车市民超过30人次,平均每次还取车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市民。

王维良是一名银行职工,他说自己一直是“骑车一族”,但过去骑车和骑公共自行车完全是两个感觉,那时上班总担心没有锁车的地方,下班怕丢还得把自行车扛进楼道。有了公共自行车,过去的担忧全没了。幼儿园教师王女士说,自从公共自行车项目启动以后,王女士一次公交车都没有坐过。而更令她满意的还有服务质量,如高峰期一些站点的自行车都被取光了,打个电话马上就有工作人员来送车。市民焦先生说,公共自行车所带来最大的改观莫过于观念上的变化。过去人们攀比开私家车,现在都把骑公共自行车当做时尚。

记者了解到,在黑河市任何16到65周岁的公民或外籍人士凭身份证、护照在公共自行车站点预交300元押金,都可以拥有一张黑河市公共自行车使用卡。凭这张智能信息卡可以在公共自行车停靠点提取一台自行车使用,一个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每小时1元。由于门槛低,自项目伊始百姓的热情就空前高涨,通过各种方式提出意见和要求。翠绿色的自行车、橙色锁桩都是百姓自己选的。可以说是百姓和政府联手打造了这道翠绿的风景线。

2、因地制宜 事半功倍

公共自行车在黑河取得成功,离不开百姓支持。但政府采用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模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黑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市政科科长李宝生向记者介绍说,2011年在与浙江企业家会谈招商时,浙江公共自行车项目引起了相关领导的兴趣。黑河市有着路况条件好,旅游外贸城市的先天优势,考察引入公共自行车,便被提上日程。

据了解,目前我国公共自行车项目,分三种模式,一是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广告招商,企业运营;二是政府组织公司经营;三是一些中小城市由企业经营,政府监管、考核。结合黑河小城市的实际状况,大家都认为第三种模式最合适。于是黑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5年投入1040万元,每年208万元的价格与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日常运转由公司完成,政府负责监督考核。

今年5月27日投入运营至今,黑河公共自行车项目累计办卡8500余张,借还车82万余次,平均每天借还量都在2万次以上。首批1000辆自行车、1300个锁柱、52个站点供不应求。为此黑河市又新投放500辆公共自行车,并将站点陆续推广到市郊大学、部队等地。

李宝生说,黑河公共自行车取得成功,先是选对了路,此外又细心借鉴了不少巧办法。比如自行车采用实心胎,不漏气、不爆胎,使用安全,维护成本低。同时自行车采用防拆卸技术,且用件均不是标准件,最大程度降低被偷盗和损坏隐患。采用防雨防尘耐腐蚀的铝合金材料,就不用建高价的防雨站点。“一元一小时”的延时费也有科学性,有些城市如张家港骑车不收费,结果市民就把公共自行车推到了家里当“私家车”,而政府再想收费,又引发市民额外的不满。黑河成功吸取了这些经验,因此公共自行车运营事半功倍。

3、服务贴心 市民倾心

随后记者对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管理日常工作进行了采访。客服部主管曹磊介绍说,“工作太轻松了,所有的空车位数量以及调度车辆位置均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哪里需要车直接打电话就能调度了。调度工作,两个人两台电脑就能搞定。”

曹磊介绍,随着经验积累调度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比如了解到哪个区域下班居民多,哪个地方晚上锻炼的多,就可以提前预备好车位。工作做得好百姓认可度就高。

百姓不仅关注,还用实际行动支持公共自行车项目。项目刚启动不久,黑河市户外运动联盟就在网上发起“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公益活动。帖子刚发出,立刻吸引大量市民支持。活动当天,许多人都在身上贴上“请爱护公共自行车”的标语提示。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王殿杰,感慨地说,过去花费上亿元的市政建设,也未必让百姓这么开心。如今一年208万的投资,让民心贴的更近了。

4、不断完善 远景可期

公共自行车项目得到广泛认可,但在专业人士看来,仍有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首先黑河并没有自行车专用道城市绿道。尽管当前骑车出行一直很顺畅,但若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以黑河日均新增车辆50台的现状看,或许不远的一天,机动车就会和自行车“抢道”。

另外,当前黑河鼓励自行车在人行道上骑,并将人行道的几百处下道口改成缓坡,实现“无间断”。对比先进的城市,这样的车道显然有些寒酸。譬如中山市在引进公共自行车的同时修建了塑胶绿道,总花费达2亿元。同时由于气候限制,黑河公共自行车使用期限也较短,只能在4月1日到10月30日这个期间运营。高昂投入、季节限制等现实原因,都在一定程度影响着黑河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发展。

此外作为边贸城市,缺乏俄文说明也是该项目的“软肋”。不就是加段俄语吗?说易行难,管理方也有自己的苦衷。据了解,每个站点控制台“版面”都有限,写汉语的指导说明就几乎全占满了,再加上不同语种表述效率不同,说清同样的内容俄语往往要比“方块字”长出一截。现在管理方主要通过发放俄语宣传单的方式,让俄罗斯公民多了解公共自行车。

记者也了解到,下一步黑河将采用薄膜芯片技术,实现“刷手机”存取车。而在经营公司开展业务的多个城市也将启动“一卡通”业务,届时只要手握一张黑河的卡,出差、旅行到这同一公司开展业务的其他城市,都可以自由使用该市的公共自行车。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