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 内页

滨州公共自行车投放使用近10月 累计骑行4万次

  • 新闻来源:滨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14-07-10
  • 访问量:7449

滨州日报讯 2013年9月13日,投入运行后的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迎来首位办卡市民。7月9日,记者从滨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滨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行近十个月来,累计骑行时间已达150万余分钟,累计骑行次数接近4万次,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但与此同时,部分公共自行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除了车辆的自然损耗,人为破坏也是车辆遭到损坏的重要原因。

公共自行车

人为损坏时有出现 管理方呼吁爱护公共资源

>>>生态效益:低碳出行就在“脚下”

7月9日下午,记者从位于市区渤海九路的滨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截止当天下午2点50分,于去年9月13日投入运行的公共自行车已经累计骑行时间达到1502167分钟,总记录数达到37117次,共办理公共自行车借车卡1750余张。滨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魏春秀告诉记者,平均下来,每天至少有100辆公共自行车被使用。

截至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一期共建设有25个站点,计400辆公共自行车。

如果觉得上述数字比较枯燥,则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后,则会发现,“低碳绿色出行”并非一句口号,而是正随着转动的自行车轮不断发生着的事实:按照公共自行车每次借出骑行里程为2公里算,则近十个月来总的骑行里数近7.5万公里。如果开车行驶如此长的距离,则以每辆车百公里标准油耗7升算,共需耗油5250升,按照每升汽油燃烧后产生2.254千克的二氧化碳算,则将会产生11833千克的二氧化碳,此外还将产生其他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就包括令人闻之色变的pm2.5。而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踩上脚踏板,自行车轮子一转,上述数字统统清除为“零”。

>>>无奈:自行车“受伤”情况屡发生

公共自行车带来的生态效益显而易见,可在自行车管理和维护上却让滨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颇显无奈。

滨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杨坤和同事负责每天对市区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进行巡检维护。杨坤告诉记者,在日常巡检中,市区范围内各个站点公共自行车的整体情况还算不错,大多数时候都是车子上一些易损部件,比如脚蹬子、自行车撑子或车座等部位出现松动,对这样的情况只需现场用扳手紧一紧即可。

“但是在有的站点,特别是一些小区附近,有的停车桩的锁车器里就会有一些小石子,我们估计,这些小石子很可能是一些小孩子觉得好玩儿塞进去的。”杨坤说,为了不影响锁车器正常使用,他们只得用小镊子一点一点地将石子夹出来,既费时又费力。

而有的站点,公共自行车则“受伤”更严重。“以这辆车子为例,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车把都断了。如果正常使用的话应该不会产生这么大的破坏力。”在自行车服务中心,杨坤指着停在室内的一辆车说,这是在他们日常巡视中发现的车子,像这样的情况只能由自行车生产厂件将配件邮寄过来,然后进行重新组装。而在滨医附院南门等站点,不少公共自行车出现车铃铛丢失的现象,很明显是有人故意进行破坏。在有的站点,则发生过停车桩被盗的情况,“一个停车桩的成本就在两三千元,重新安装的话不仅又需要投入成本,更耽误了市民的正常使用。”杨坤说。

>>>呼吁:保护低碳出行“绿色通道”

采访中,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公共自行车的生态效益将会随着人们认知度的提高和使用率的增长而不断得以显现。近期,市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新增加的站点和自行车将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但是在公共自行车的维护上,除了工作人员的全天维护,市民在使用时注意爱护车子更重要。

“从车子的结构上来说,整车外形美观时尚简洁实用,市民只要骑行得当一般不会有问题,而且我们经常会对车子进行巡视保养,确保车子最佳状态。但是如果市民在使用时不注意,或者故意对车子进行损坏的话,则会缩短车子的使用寿命,影响他人的正常使用。”工作人员说。

来源:滨州日报